红绿灯在交通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存在小则会让交通秩序乱套,重则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可以说在路上行驶的每一位司机都对红绿灯了如指掌,比如我们都知道当绿灯快要转变为红灯的时候,绿灯就会开始倒计时读秒以此来提醒驾驶员。
但是这个倒计时读秒的习惯或许以后就要改改了,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法规,严格对汽车进行管控,近期国家正式出台了新国标红绿灯标准,各地红绿灯的显示方式和逻辑都将实现统一,其中就包括取消读秒、频闪提醒。
其实早在国家出台新国标红绿灯标准之前,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启用新型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红绿灯也由原先的读秒式改为取消读秒、频闪提醒。但是部分经历过此类新型红绿灯的司机都表示,一下子难以适应很容易就会闯红灯,一不小心6分就没了,长此以往驾驶证的12分根本不够扣。那么取消读秒究竟是好是坏?接下来教授就对新国标红绿灯标准进行详细分析。
取消读秒,采用频闪提醒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闯红灯现象的发生,以及提高司机过路口时的注意力,以免最后几秒抢绿灯通行,增加了安全隐患。因为根据交警部门统计发现,很多司机会因为把握不准绿灯倒计时剩余的时间,以及自己车辆与红绿灯之间剩余的距离。
所以就会就有一些心急的司机为了能够在倒计时完结之前通过红绿灯,继而选择加速,但是等接近红绿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判断错误,绿灯已经转为红灯,碍于车速过快刹车不及就只能闯红灯通过。
要么就是一些相当谨慎的司机,为了安全和不扣分,本着大不了等多一个绿灯也不要分秒必争的心态,选择龟速前行,这样的做法看似稳妥,但是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万一后方车辆心急想赶在这个绿灯结束之前通过,而你却在龟速前行,万一后方车辆刹车不及就会造成追尾事故。
而取消读秒,改用频闪提醒就能很好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频闪提醒相较倒计时。无论是谨慎的司机或是心急的司机都无法准确预估绿灯还剩多少时间。所以当绿灯出现闪烁之时,都会选择减速慢行,等来到红绿灯区域的时候,如果还是绿灯也能继续通行,如果已经转为红灯也不会因为车速过快,刹车不及导致闯红灯。
如此一来就能减少闯红灯现象的发生,从安全角度来说是一种进步。
除了减少闯红灯现象的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这种新型的红绿灯还有一个隐藏好处。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新型的红绿灯能够实时监控车道车流量变化,通过科学计算依据车流量随时调整红绿灯的工作时间,调整信号灯放行。毕竟每个路口的车流量大小各不相同,如果都是统一的红绿灯时间,那么车流量大的路口就会出现拥堵情况,降低通行效率。
当然有人会说车流量大的路口一般会有交警在现场疏导交通,效果不会比新型的红绿灯差。但是既然有智能的机器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切,为何还要额外花费人力呢?交警在场疏导交通大多是不得已之举,但有了新型红绿灯的辅助就能为交警腾出时间,去处理一些机器无法做到的事情。
具体来看,新型红绿灯遇到上下班高峰期车道流量激增,此时系统就会自动延长绿灯时间,让更多车辆可以顺利通行,避免造成拥堵。
相反如果是原版固定读秒的红绿灯就没那么智能了,无论车流的情况如何都是维持统一的红绿灯时间,正常情况下应付车辆通行是没问题。但是一旦遇到车流激增,绿灯时间没有得到额外的增加,就会造成拥堵。又或者是路上没有行人,但是红灯时间同样是那么长,也会影响通行效率。
此外绿灯频闪提醒,就算司机距离红绿灯比较远,也可以通过灯光闪烁辨别灯光的切换,对于视力较差的司机是个福音。
当然突然间的转变可能会让广大驾驶员觉得有点难以适应,比如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倒计时红绿灯的司机,能够依据红绿灯倒计时剩余的时间,以及自己车辆与红绿灯的剩余距离,继而做出或适当加速通过,或提前减速慢行的决定。现在转化为频闪模式,如果带着以前的驾驶习惯,就容易出现自己判断不准想着可以通过就适当加速,不料到路口绿灯已经转变为红灯,刹车不及就闯了红灯的现象。
所以面对新型红绿灯,教授给大家的建议是遇到绿灯闪烁,就要提前减速,避免出现闯红灯扣分罚款或撞到行人的交通事故。
总的来说,新型红绿灯可以灵活应对车流量进行自动调整,进而控制车道的通行时间,减少道路拥堵的状况,提高通行效率,以及减少闯红灯现象的发生,这都是优点。但同样地取消读秒一时间对于广大司机来说有点难以适应,不过老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屏幕前的你对于新型红绿灯有什么看法,不妨到下方评论区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