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最近又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关于苹果造车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可以说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早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已萌生出了造车的想法,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只不过,此时的苹果将精力都放在了研发手机产品层面。
直到2014年,一直在寻求自己制造汽车机会的苹果,启动了内部代号为『泰坦计划』的项目,正式踏上对汽车的研发之路。
然而,一直到今天,消费者也没有等来一辆真正的苹果汽车,乃至看见它的影子。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关于苹果汽车的美图,全都是果粉们的臆想之作。
今年1月初,有关苹果造车最新进展的消息接连曝光,在汽车行业内可以说是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波澜。其中,闹得最大的应该就是现代汽车与苹果即将展开合作的消息。
据韩媒报道,苹果和现代汽车计划在今年3月前就自动驾驶电动车签署合作协议。同时,现代和苹果计划在2022年推出Apple Car测试版本,预计2024年左右开始投产。
消息称,苹果汽车可能在现代乔治亚州工厂投产,但也有可能由双方在美国投资一家新工厂用以生产苹果汽车,计划在2024年达到年产量10万辆,规划年产能40万辆。
此消息一出,现代汽车股票价格迅速上涨,涨幅一度高达20%。不过,很快苹果与现代汽车合作的消息就被媒体“删除”,外界对此纷纷猜测,这是受到了什么“压力”?
2月2日,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爆料,苹果将采用现代的E-GMP平台用以生产Apple Car;次日,媒体曝出苹果将向现代子品牌起亚投资36亿美元用于生产汽车的消息。
然而,2月6日,财联社媒体报道称,苹果曾与现代和起亚就合作生产电动汽车进行过谈判,不过最近谈判已经暂停,缘由可能是现代汽车不愿意成为Apple Car的代工厂。
2月8日,媒体彭博社再次报道,现代和起亚汽车在监管文件中表示,并未与苹果继续讨论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受此影响,现代和起亚汽车的股票一度超跌6%和14%。
不过,虽然苹果与现代汽车合作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但大部分都还停留在传闻和爆料阶段,并未得到官方承认。所以,可靠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但“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最近和苹果造车相关的信息如此密集,再加上苹果招聘信息从以往“遮遮掩掩”变成直接加上“汽车工程师”等字眼,苹果造车真实性应该不低。
只不过,苹果是否会与现代合作造车,成了留给吃瓜群众的一团疑云。而苹果接下来到底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到底会选择与谁合作,也成为了未知之数。
早在2013年,苹果宣布iOS in the Car计划,次年正式更名为CarPlay车载系统,该系统能够让iOS设备与车辆进行无缝对接,并在2014年,内部启动了“泰坦”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而在更早之前,苹果就已经在为“泰坦“这个项目作准备。2010年,收购车载激光雷达3D绘图初创公司3CTechnologies;2013年,又收购了室内智能手机定位公司WiFiSlam。
2017年,苹果宣布与博世合作;2018年与大众宣布合作开发PAIL(PaloAltotoInfiniteLoop)自动驾驶技术服务,并且不断完善自家AppleMap数据,以实现高精定位功能。
2019年,苹果和自动驾驶LiDAR传感器供应商进行了会谈,并且在同一年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与此同时,就自动驾驶与林肯、奥迪以及福特等传统车企展开合作。
而苹果为了造车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止这些,外界传闻苹果几乎每周都在申请专利,这当中有不少专利是与汽车相关的,更重要的是件件都对汽车行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空谈无益,例子佐证。在未来苹果汽车的核心卖点自动驾驶层面,苹果于2017年申请了一项名为“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的专利,这也是苹果申请的第一个直接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专利。
此外,苹果针对实现自动驾驶相关功能的视觉识别、信息搜集以及数据处理的神经网络系统等细化内容也进行了相关专利申请。比如针对数据处理的神经网络系统,专门申请了一项关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专利。
其次,苹果在电池技术领域也申请了很多专利。涉及内容从电池原材料选取、电池生产制造,到电池热管理稳定系统等,范围是相当广,而所申请的专利包括苹果无线充电、自动有线充电桩技术等。
造智能电动车,对于丰田、大众等传统专业从事造车的车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更别说是对跨界造车的苹果。那苹果在造车之上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经说过,“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如果没有200亿,就别造车”。而后事实证明,李斌所说的还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造车有多烧钱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而在这一方面,苹果是不用担心的。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科技大家,苹果每年的营收入都是以万亿计算,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毋庸置疑。
2020年,苹果营收入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万亿元),收入比其上一年正增长了5%,论营收规模与赚钱能力,是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目前难以相比的。
其次,现在造车企业都在讲智能,对于打造一款智能电动产品,芯片、数字化、优越的计算算法等,缺一不可。而苹果在相应技术以及人才储备上面,都做足了准备。
技术上,从乔布斯到现在的库克,苹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家具有领导性的全球科技巨头,不管是软硬件、芯片,还是算法、操作系统,都处于领先水平。
而且为了造车,苹果公司近些年还申请了不少与汽车相关的专利。如前文所提到的苹果无线充电技术、自动有线充电桩技术以及事关自动驾驶的机器学习模型专利等等。
除此之外,苹果从特斯拉、谷歌、英伟达、福特等大企业挖来了不少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为其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科技化领域的深耕做准备。
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总裁、设计师,以及谷歌Waymo系统集成的负责人和车辆软硬件工程负责人,他们目前都就职于苹果公司。
当下,跨界造车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仅仅是电子领域里的苹果,家电企业戴森也曾谋划造车一事。在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行业之间的不断融合,技术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更多势力开始涌入汽车行业,成为新的玩家。
而苹果作为一家谋划入驻造车领域已久的新玩家,虽然在造车方面的进展,相比其它入局的新玩家要慢很多,但其在造智能车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储备,足以用雄厚、出色等词语来形容,只是不知一直存在于想象中的苹果汽车到底何时才会落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