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龙原本是丰田专为美国人而设的特供车型,主打大尺寸,大空间,是丰田的旗舰车型。从1994年发售起,至今已经25年。这台亚洲龙属于第五代车型。
亚洲龙的定位高于凯美瑞,低于雷克萨斯ES。在这个B+级市场萎缩的时候,亚洲龙的月销量稳定在月均6000辆,并且没有出现价格大幅度下滑的情况,证明了这个市场依然富有潜力。
亚洲龙(Avalon)的名字来源于凯尔特神话中的圣地阿瓦隆(Avalon)。以圣地来命名这款车足见丰田对它的期待与要求。亚洲龙诞生以来就是面向年龄更加成熟、消费力更强的群体。所以其设计更加偏向稳重。
不过,从上一代开始,亚洲龙就变得年轻起来。美国婴儿潮一代已经从壮年步入暮年。亚洲龙也需要寻求新的消费群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洲龙的前脸既有宽大厚重的风格,也有凌厉运动的折线线条。这种将阳刚、厚重、运动化风格糅合在一起的风格会更加受到这一代青壮年消费者的青睐。
亚洲龙的车身长宽高为4975*1850*1450mm,轴距为2870mm。比凯美瑞大一些。
亚洲龙的做工值得称赞,左右缝隙之间的差异很小,印象中,只有雷克萨斯做得更好。
内饰可以看出亚洲龙与凯美瑞的最大不同。亚洲龙的设计庄重、层次感分明。而门把手的设计贴合手臂与手肘的角度,这种给人的温度感是丰田与其它品牌的行政车最大的不同。
亚洲龙的内饰用料算尽职职责。但是中控台的材质很容易沾指纹,而且中控屏下方的空调口也很容易结水滴,比较影响观感。
这台旗舰版的亚洲龙配置非常丰富,后排有座椅靠背电动调节、独立空调、后遮阳帘以及座椅加热。在驾驶辅助配置上,亚洲龙全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也就是说,亚洲龙全系都是L2级自动驾驶辅助车型。
亚洲龙的乘坐空间达到了这个尺寸应有的水平,比凯美瑞确实大了一些。比起乘坐空间,更应该谈的是亚洲龙舒适柔软的座椅,面料和靠背角度、门把手、中央扶手等设计都让人很舒服。
亚洲龙的后备厢只有中配是可以放倒的,顶配和低配都是不可放倒,但胜在容积比较大。
储物空间大也是亚洲龙应有的表现,在这个基础上,亚洲龙将储物空间设计得更加顺手,这一点很难用图文来表达,但是只要你坐上去,你就懂了。
亚洲龙采用的是2.5L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其中2.5L发动机是最新的A25B发动机,其热效率达到了41%。而E-CVT变速箱虽然叫CVT,但它的结构跟燃油车的CVT不一样,它没有钢链结构,所以不用担心急加速时打滑的现象。它也不需要像AT一样换挡,所以只要调校得当,这种变速箱能够给到线性的加速感。
亚洲龙加速的最好成绩为9.1秒,整个加速过程非常平稳,从容,很适合行政轿车。
亚洲龙的刹车最好成绩为38.9米,由于亚洲龙坐姿比较高,所以车内给人感觉前倾有些明显,不过从图片上看并不严重。
从个人主观的角度,我很想给亚洲龙的动力系统打满分。因为它实在是太适合在亚洲龙这台旗舰级轿车上出现,从容的加速感,线性的油门响应以及线性的发动机噪音都很有高级感。但是真的拼加速的时候,它是不如竞品的,所以算上油耗的优势,它的得分也达不到绝佳的水平。
亚洲龙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结构,整体调校偏向舒适。
既然选择了舒适的主调,亚洲龙就不太适合激烈操控,在中小幅度的转向下,亚洲龙的响应算得上灵敏,但是一旦超过某个点,亚洲龙就谈不上从容了。
亚洲龙的整体驾驶感受跟ES非常像,远比凯美瑞要来得高级,舒适。多说一句题外话,从第四代开始,亚洲龙提供TRD版本,也就是丰田官方改装的高性能版本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运动的需求。
亚洲龙的隔音水平对得起旗舰级的水准,整体非常安静。
亚洲龙上市已经5个月,暂无任何优惠。相信没有比这一点更能说明亚洲龙的受欢迎程度。
亚洲龙提供了4年10万公里的保养政策,这种保养政策很适合家庭用户。
总结:通过对亚洲龙的试驾,我认为亚洲龙非常适合35+的家庭用户。它的内饰设计人性化、座椅舒适、省油、价格适宜、质保时间长、后期保养维修费用低等种种特点,正好契合了35+人群的需求以及他们对一款家用车期望。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亚洲龙如此热销?我想,在B+级车型上只能浮于表面,也就是说只能改外观,它的内核必须还是一款舒适、省心、大空间的车型,否则,大家为什么不选择该品牌低半级的B级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