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纯电动车,相信不少大部分人都知道纯电动车补充能源十分不便。先不说充电速度的问题。单单是充电桩的问题就够你喝一壶的。充电桩归属充电运营公司,跟物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即便被充电桩的位置被燃油车占了,物业也不会理会你。
(充电桩的日常)
所以很多时候充电都处于薛定谔的状态,在前往充电桩前的前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桩是否被燃油车占了;在插上充电插头前的前一个,你也永远不知道这个桩能否使用。
为了解决这种薛定谔的充电难题,有能力的造车新势力都会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造车新势力有自己专属的充电服务,以及充电服务质量如何?
说起自己的充电服务,最先建立自己充电服务的当然要算特斯拉了。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中国27个省份,建立起223个超级充电站,而正在计划的超级充电站还有114个。另外,特斯拉在全国31个省份有644个目的地充电站。
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全部是120kW的快充桩,而且特斯拉的快充桩是可以达到120kW的充电功率。超级充电站可以在40分钟内将特斯拉从0%充至80%。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车主长途需要,所以建设的地方比较偏僻。
而特斯拉的目的地充电站就是分布在市中心内的商场、酒店、写字楼,主要是交流电慢充。例如上班、入住酒店的时候可以使用目的地充电桩补充电能。
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和超级充电桩都是仅向特斯拉车主开放,不必担心没有位置的问题,毕竟买得起特斯拉的人不多,现实情况也是基本见不到特斯拉的充电桩被占满。当然,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这个前提是否成立就成了问题。如果model 3热销,特斯拉的充电服务能否像现在一样方便真的要打个问号了。
蔚来可以算是造车新势力的网红了,虽然大家对这个企业没什么好感。不过,在充电服务方面,蔚来可以说是花样最多,最用心的。
蔚来的充电服务有充电车、换电站以及一键加电服务。
蔚来的充电车主要是满足郊区等偏远地方的补电需求。所以新闻上见到的充电车出场基本都是偏远的地方。蔚来的充电车充电功率是70kW左右,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能充完。充电车每个月2次,一年共计12次的免费充电服务,超额后一次服务费用是180元。非蔚来车型叫充电车的话1次要380元。
换电是蔚来比较独特的补电方式。一次换电大概需要6-7分钟,可以跟加油媲美了。如果车底比较脏,因为摄像头无法识别螺丝位置,换电可能需要20多分钟了。换电服务也是180块一次。换电站主要布局在高速服务区上,也是满足车主长途出行需求而设的一个服务。
另外一个一键充电服务就是call蔚来的道服人员来帮忙开车出去充电,充完电后归还车辆的服务。价格也是180块一次。
蔚来和特斯拉一样,都是想要实现长短途全面覆盖的补能服务。不过,蔚来在此基础上大力投入人手资源,这一点可以算是非常的中国特色了。
小鹏的思路比较独特,以上两个品牌还是想要将电动车推动到每一个角落。所以市区、高速、郊区都有相应的布局。小鹏则注重城市内的布局。
按照小鹏的规划,小鹏将在未来一二线城市布局1000个超级充电站,实现核心城区里5-10公里全方位覆盖。
小鹏在市区里布局的不是慢充,全是快充,30分钟即可充满80%的电量。小鹏的充电站还带有预约功能,预约后智能地锁就会升起,防止被占,完美解决薛定谔的充电桩难题。
划重点:还有2小时免费停车的优惠。相当于每次出行能节省30-40块(以广州市区的停车费来算)的停车费,而且还一定有停车位!小鹏的充电服务大大提升了市区出行的体验。
如果我有一台小鹏,不出长途我绝不用别的车。
威马虽然也有自己的充电服务,不过比起其他三家,威马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多,方便程度不如其他三家。
威马有移动充电车和智行合伙人网点充电两种。
威马的移动充电车跟蔚来一样,不过据威马工作人员介绍,威马的移动充电车不是帮你把电充完,是帮你充几十公里,然后让你有电找下一个充电站。而且在教授上一次试驾(2018年11月)的时候,这个移动充电车服务还没开始。
智行合伙人网点充电目前来说其实即是回威马的网点充电,现在威马的网点比较少,而且分布在相对郊区的地方。所以这个合伙人充电就有点鸡肋了。
如果补能服务足够方便,大家就不会对续航里程有如此程度的关注,就像大家不会对燃油车的油箱容量有多大关注。
比起车辆本身,教授认为补能服务更为重要。四家造车新势力中,特斯拉和蔚来都提供了长短途的补能服务,小鹏则是专注市区补能服务,预约功能(保证有车位+充电桩)和2小时免费停车的特色服务击中了所有城市用户的痛点。至于威马的补能服务看上去比较仓促,不太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