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买MPV车型实在太难了,一些好看又舒适的MPV车型要十多二十万。而自主品牌的MPV车虽然比较便宜,但是外观设计却一般,舒适性也有所欠缺。但自从比亚迪宋MAX来了之后就有点不一样了,它总算有了一个好看的外形。
亮点一:设计
现在你看这台宋MAX以及它的王朝系列车型,都已经改了车标了。它采用朝代中文字作为车标,整台车的设计做得是相当成功的。有的人会说这台车的设计是奥迪的前设计师艾格进行设计的,但其实不是这样,这台车在艾格进入比亚迪之前几乎是定妆了。
艾格来了之后的确对它做一些修补完善的工作,而艾格也说了,他来比亚迪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画比亚迪王朝概念车的草图。日后的比亚迪车型都是按照那些草图来进行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最新一代的比亚迪唐车型已经有官方图出来了,确实设计得很好看。
很多人也都说它的前脸有点像奥迪的大嘴,又有点像江淮的那个宝瓶口,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关系,这个前脸有它自己的设计语言,叫做“Dragon Face”。宋MAX的车顶用的是一个黑色的车顶,采用了悬浮式的设计,整一个的车厢的线条相当流畅,整个车厢的流线有点像日本很流行的MPV车型那种设计。它月销可以突破一万辆,这个外观功不可没。
这台车的内饰不如它的外观那么上档次,最起码在内饰上面没有很好的设计感。不过还好,这车的方向盘以及我们接触到的一些地方,都是用软质的材料以及皮革覆盖,做工还是挺用心的。最亮眼的莫过于这块12.8英寸的中控竖屏,搭载安卓系统,可以跟手机互联。在配置上面,它也是一如既往的继承了比亚迪的高配置,全景天窗、胎压监测、全景倒车影像,然后还有定速巡航等。
亮点二:空间
作为一台七座的MPV车型,空间才是宋MAX最重要的地方。以驾乘者身高为176cm为例,那么它的表现还算可以。
宋MAX的前排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左右,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第二排的话,腿部有一拳的空间,头部有一拳。但是它的后排座椅是可以从前后移动的,所以第二排位置应该是蛮够用的了。坐到第三排,如果把前排座椅挪到最前的话,腿部还有四指的空间。如果第二排座椅挑到最后,就会顶到脚了,不过第三座椅一般是小朋友来坐的。
还有这座椅很短,坐着感觉不是很舒服,只能用来应急或者是给小朋友坐,长途坐的话可能会有点不合适。
不过呢,这方面它和长安欧尚A800、宝骏730对比,好像就没有什么优势。
驾乘感受
宋MAX搭载了1.5T的发动机和6速的双离合变速箱,整体的动力参数算不上有多强,但是百公里10.8秒的加速成绩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来说,应该是蛮好接受。
而实际上在城市里驾驶这台车,只要你肯给油,它还是能给你不错的加速感受。深踩一脚油门,推背感还是有的。不过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它的涡轮迟滞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台车的变速箱是有调整过的,换挡不会有明显的冲击,也没有很快的换挡速度。之前很多人会觉得,比亚迪的双离合变速箱做得不太好,逻辑有点混乱,有顿挫和异响。这台变速箱通过减缓换挡的速度获得不错的换挡感受,但会让它的加速来得更慢一点。
对于这台家用车来说,可以载着7个人,经常在城市里行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变速箱的调校已经足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
至于底盘,比亚迪请来了前奔驰工程师进行调校,只不过这位工程师之前是调校smart的。他来到比亚迪之后,把比亚迪宋MAX的底盘调校得蛮欧式的,有扎实、厚重的感觉。在过减速带的时候,它不会有多余的弹跳,“嘣、嘣”就过去了,这应该蛮符合中国消费者对底盘扎实感的需求的。
这台车调校得比较差的就是方向盘——实在太重!尤其在低速行驶的时候,转动方向盘会变得很吃力,而在泊车的时候这种问题就显得更严重了。因为它的油门调校不是很线性,涡轮迟滞比较明显,所以泊车的时候总觉得这车是在上蹿下跳、左摇右晃。
而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这台车的方向盘虽然重,但是转向并不精准和灵敏,还有一点虚位,所以这车的转向感让人觉得有点奇怪,跟这台车舒适、扎实、稳健的调性不太匹配。至于隔音嘛,也就发动机的声音大了一点。
结语
这车整体的驾驶感只有底盘做得比较好,其他方面都只能算一般的水平。整体而言呢,这辆车的外观设计是挺亮眼的,但是在内饰设计和空间利用率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所以,比亚迪请多多努力吧,毕竟现在还没有到电动车的时代。若要靠燃油车混下去的话,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整体的驾乘感受还得再做好一点点。